中医古籍中的“痔”(一)
有些常见的疾病,古已有之,不仅仅困扰着现代人,古人也深受其害。翻阅中医古籍,看看老祖宗对这些疾病的认识。资料仅做参考,不能用于自我医治。
痔疮又叫痔核,专业名称叫痔。早在30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可以查到其最早的原型,人们也对其早有了解。
“吮痈舐痔”这个成语的典故处于战国时期,庄子对宋国的使臣曹商出使秦国的讽刺。
选自《庄子 列御寇第三十二》
虽然“吮痈舐痔”现在用来比喻喻谄媚之徒,逢迎讨好上司,阿谀奉承权贵,所作之卑鄙无耻的行为,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这也说明那个时期人们对痔疮这个疾病已经有所认识。
中医关于痔的记载历史悠久,最早可见于《黄帝内经》之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,文中对痔疮的称呼即为痔。
选自《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---王冰医学全书》
因而饱食,筋脉横解,肠澼为痔。
注曰“甚饱则肠胃横满,肠胃满则筋脉解而不属,故肠避而为痔也。《痹论》曰:‘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‘ 此伤之信也。”
转自 风雪思归时微信公众号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zLl-0g5VKIG3O2ePcyMQ3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