瘜的解释

  • 2025-09-22 23:05:03

瘜 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● 瘜

xī ㄒㄧˉ

◎ 〔~肉〕古同“息肉”,因黏膜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像肉质的突起物。

英语 a polypus

© 汉典

【午集中】【疒】

瘜·康熙筆画:15 ·部外筆画:10

瘜 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中】【疒】

瘜·康熙筆画:15 ·部外筆画:10

【唐韻】相卽切【集韻】悉卽切,𠀤音息。【說文】寄肉。【廣韻】惡肉。【方書】鼻肬曰瘜肉,亦謂之瘜菌,鼻通息,故从息。【聖濟總錄】咽生瘜肉,先刺破,令血出,用鹽豉和搗塗之,效。

© 汉典

【卷七】【疒】

瘜 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七】【疒】

『說文解字』

寄肉也。从疒息聲。相卽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(瘜)寄肉也。肉部腥下曰。星見食豕。令肉中生小息肉也。息肉卽瘜肉。廣韵曰。惡肉。从𤕫。息聲。相卽切。一部。

© 汉典

瘜 音韵方言

国际音标 ɕi˥

客家话 [台湾四县腔] sit7 [客英字典] sit7 [海陆腔] sit7粤语 sik1

近代音 中古音 心母 職韻 入聲 息小韻 相即切 三等 開口;上古音 黄侃系统:心母 德部 ;王力系统:心母 職部 ;

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

© 汉典

瘜 字源字形

字源演变

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「瘜」 說文‧疒部「瘜」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

字形对比内地台湾香港

异体字𦞜

© 汉典

【加载评论 】

【论坛讨论】